上湖南崔中丞
戎昱〔唐代〕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的青松和路上的尘土,就像白云和泥土一样无法相亲近。
世人都嫌弃良马太瘦弱,只有明君能不嫌弃人才贫苦出身。
用多少金银财宝都未必能笼络人心,盲目许诺只会引来杀身之祸。
不要说读书人没有感激之心,他们总会想着报答恩情。
注释
中丞:官名。汉置。唐之中丞属御史台,为御史大夫之副职。崔中丞:指崔瓘。代宗大历初,迁崔瓘为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云泥:比喻高下悬殊。
“举世”句:暗用伯乐相马故事以讽世人之不辨贤愚。良马系自喻。
卧龙:旧以比喻隐居的俊杰。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四年(769)至五年(770),戎昱离开荆南,到达湖南,在崔瓘幕府中作幕僚。戎昱受到崔瓘的器重,所以他写了这首诗表达对崔瓘知遇之恩的感激。《唐才子传》谓戎昱在湖南时,为崔瓘所赏识,欲以女妻之而不喜其姓,改姓则订议。昱闻之,作此诗以谢云。《云溪友议》《唐诗纪事》亦有类似记载,此皆出于传说,不足为据。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杜审言,(唐)张继,(唐)戎昱,(唐)皮日休著. 杜审言集 张继集 戎昱集 皮日休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194.
2、
陈贻焮主编;郝世峰册主编. 增订注释全唐诗 第2册[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724.
3、
许智银.戎昱在江南地区的生活与创作[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22-126.
赏析
诗一开头就连用两个比喻,一边是山上的青松,天上的云;另一边是陌上的尘土,地下的泥,前喻崔中丞,后喻自己。如此高下悬殊,按常人的见解,当然是“岂合得相亲”了。然而,崔中丞没有因此而嫌弃诗人,诗人因而感叹道:“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举世尽嫌良马瘦”,在常人看来,既然瘦了,那就不会是良马,嫌它也是应该的。不过,诗人写这几句倒不单是为了讽剌世俗,而是为了反跌出下一句:“唯君不弃卧龙贫”。“良马瘦”“卧龙贫”,对象还是同一个潦倒的对象,但对这对象的取舍则大不相同。一边是“尽嫌”,一边是“不弃”,而尽嫌的是“举世”,不弃的则只是“唯君”一人。这样,就在世人与崔中丞的强烈对照中,见出
简析
《上湖南崔中丞》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将崔中丞比山上青松,自比路上尘土,二者地位高低悬殊,不相匹配;颔联赞扬崔中丞的胸怀与眼光,用人不看地位高下,只看才能大小;颈联说自己有千金不移的志节,把诺言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尾联表达了对崔中丞的容留和知遇的感激,大有报恩人不辞生死的气概。全诗将崔中丞与诗人自己对照写来,语调铿锵,有比喻有直表,比喻恰当,直表恳切。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116篇诗文 ► 41条名句
新婚别
杜甫〔唐代〕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安定城楼
李商隐〔唐代〕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垂泪 一作:垂涕)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古朗月行
李白〔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