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峰寺
柳永〔宋代〕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地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攀援藤萝,踏石而上,登上高耸的山峰,在群峰环抱之间,佛寺的大门豁然敞开。
僧人居于半空,将此处视为一方净土,冷眼俯瞰人间,平地似有风雷翻涌。
猿猴偷摘晨露浸润的野果,轻盈跃上松枝,翠竹轻拂溪流,碧水蜿蜒流入寺槛。
在此漫游旬月之久,仍不觉厌倦,几欲归去,回首之际又徘徊流连。
注释
崔嵬:泛指高山。
梵室:佛殿。
旬月:一个月。
简析
此诗以登山所见起笔,勾勒山寺藏于群峰的清幽。僧人于高处栖居,观风云变幻,尽显超脱;猿戏松间、竹引溪流,动静相衬,生机盎然。末句写流连不舍,将山水之趣与心灵的契合相融,不着浓墨却见禅意与闲情,字里行间皆是对自然与梵境的沉醉。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37篇诗文 ► 1560条名句
满江红·汉水东流
辛弃疾〔宋代〕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秦观〔宋代〕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枝 一作:支)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