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边词

张敬忠 张敬忠〔唐代〕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旧来迟 一作:归来迟)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二月时分垂杨尚未发芽。
黄河岸边,如今开始冰雪消融。长安城里,却正当落花时节。

注释
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张仁愿所筑西受降城即在其西北。旧来:自古以来。
未挂丝:指柳树还未吐绿挂丝。
即今:如今,现今。
冰开日:解冻的时候。
长安: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44页 .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七十五。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任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

  “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边词》载于《全唐诗》卷七十五。此诗当为张敬忠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前后在边塞军中任职时所作。据《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神龙三年,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时,曾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边词》大约就是张敬忠在朔方军幕任职时的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边词》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将边塞风物荒凉的景象与长安城暮春景色进行对比,表达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亦蕴含着对边塞风物的欣赏。全诗风调轻爽流利,意致自然流动,言辞淳朴,行文从容,风采天然。

张敬忠

张敬忠

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二首。据《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中宗神龙三年(707),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时,曾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 2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昔

韦庄 韦庄〔唐代〕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菊花

黄巢 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出塞五首

杜甫 杜甫〔唐代〕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