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旅情
祖咏〔唐代〕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地的山峦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际,归乡的路途是这般崎岖又荒凉。
望见东海升起的朝阳旁,彩霞绚烂多彩,便知晓即将要下雨;听闻大江之上浪涛汹涌的声响,就明白夜潮已然将至。
我携书带剑,漂泊在外,寄居在临近南斗星的地方,故乡远在天边,家书迟迟难以收到。我家那边由北风吹送的大雁,被吹到南方之后,便再也无法往北飞回。
吴潭边的美味橘子已然成熟,我想寄些回去给家人,只可惜没有能将这些橘子送到洛阳的人。
注释
楚山:楚地之山。
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潭橘:吴潭的橘子。
创作背景
诗人离乡去了江南,在游历完吴、楚之地后,继而返乡。此时的诗人身在江南心在故乡,于是在返归途中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田文主编·细说活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
简析
《江南旅情》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用委婉的笔调表达诗人归乡不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颔联以江南景色作衬托,将诗人的羁旅漂泊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联则进一步抒写故乡的遥不可及,留下无限愁情。全诗意境清凄,感情真挚,表达了身在旅途的诗人思念故乡的深切感情,跃动着一颗游子之心。
赏析
首联“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诗人遥望故乡所在的方向,奈何路途遥远,故乡始终望不见,入眼的唯有返乡之路一片萧瑟。次联转而描写羁留江南的日常,“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白日里静观海上晴雨交替的景致,夜晚则静听窗外江涛与海潮的声响。江南素来因烟雨朦胧而闻名于世,可在诗人的笔下,这片土地却多了几分辽阔爽朗。晴朗日光下,大海浩渺壮阔、光彩夺目;夜幕降临时,海潮奔涌咆哮而至,这般景象足以让人内心振奋,稍稍消解了思乡的愁绪。
或许是江南海滨景致的感染,颈联“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的笔触便多了几分豪迈之气。在中国古代,剑不仅是锋利的冷兵器,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往往象征着士
祖咏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39篇诗文 ► 23条名句
马嵬二首
李商隐〔唐代〕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