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东日出大海红,五色云挂扶见弓。乐府谁歌迣万里,天马真见来从东。
礼王昔阶大贝勒,屡众克捷宣肤公。叶赫乌拉万部众,群瞻威烈挚且雄。
紫云夹日近翊卫,一家合德襄丹衷。恭此所乘克勒马,摧坚陷锐皆当冲。
萨尔浒山第一战,从古无此神奇功。明师一蹶遂弗振,二十万歼五日中。
此马尔时倍趫捷,出入厓隒千万重。每此鼓鼙迅喷鬣,嘶起涛濑回长松。
至今轩皇教战处,涧谷啸舞犹呼风。时无画者今补画,枣骝色异尾与騣。
腹间旋毛鳞甲动,耳夹肉角筋垂虹。山前人指洗创处,自跑圣水春融融。
其高七尺修丈咫,想像精异还为龙。长洲汪琬为作传,传后系语如褒忠。
方召周诗无异驷,徒咏修广联车攻。曹韩之画杜甫引,曾何伟迹来花骢。
此马得遭此际会,是乃月驭星精从。纸上熊熊气起立,俄顷蹴踏凌千峰。
国家得天厚元气,人物笃起天所钟。宗亲有王峙桢干,王有神骏留奇踪。
谱入奎章庆隆舞,陋彼六骏唐石砻。诗成敢试点笔响,恐近瘦骨敲青铜。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官至内阁学士。精金石考证,善鉴定碑帖。书法初学颜真卿,后学欧阳询,隶书取法《史晨》《韩仁》诸碑,为清代“翁刘梁王”四大书法家之一。► 3篇诗文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腹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国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穷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至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顾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