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画扇诗

鲍子卿〔南北朝〕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柔的丝织品本来就轻盈纤弱,淡淡的色彩又值得谁去留意呢?
不过是为了映衬美人的红颜,才意外成了握在手中的扇子。
时而侍奉着长门宫里垂泪的失宠人,时而又出现在柏梁殿的宴会上。
美人想梳妆时将它打开,转眼又轻轻合上,歌唱时的容颜,在扇影中隐隐显现。
只愿扇上画着成对的黄鹄,可别画那孤单的飞燕啊。

注释
眄:照看。
长门:宫名。
柏梁宴:泛指御宴,朝廷宴会。
黄鹄:鹄又叫天鹅。它比雁大,羽毛白有光泽,也有黄鹄、丹鹄,生活在湖、海、江、河,它的皮毛可做衣服等,称为天鹅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咏画扇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扇子的材质入手,指出其细丝轻盈、色彩柔弱,不足以引人注目;接着说它的用途,暗示美丽女子因各种原因而沦为依附或玩物的命运;后通过两个典故,进一步描绘了“扇子”命运的起伏;接下以扇子的开合比喻女子妆容的显露与隐藏,以及歌声容颜的若隐若现;最后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赏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诗人与画家在行为上互相合作,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在理论上又相通相近,所以便促成了中国诗画史上第一次诗画较为密切的融合。这无疑是题画诗形成的机缘与条件。就绘画而言,据《贞观公私画史》载,魏晋时期教化类绘画尚有十之一二,到南北朝时期,便十分少见了。由于政治权力对文化思想干预较少,这便为当时的诗人、画家的思想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一个时期内,生活的怪异化,思想的极端化,形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生活的重要特征。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冬歌·其一

萧衍 萧衍〔南北朝〕

寒闺动黻帐,密筵重锦席。
卖眼拂长袖,含笑留上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歌

佚名 佚名〔南北朝〕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
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竹

刘孝先 刘孝先〔南北朝〕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