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长安
常建〔唐代〕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家园依旧,而我还留在长安,耻于政治清明之时仍是仕途不得意之人。
回乡担心遭遇到莺与花的嘲笑,只能暂且在长安度过一个春天。
注释
好在:依旧。
尚:常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中表示让步,以便引起下文,在此是“仍”、“还”的意思。
秦:这里代指长安。
耻:此处是意动用法,“以…为耻”的意思。
明时:指政治清明之时。
失路:指落第不得志,仕途不得意之人。
笑:嘲笑。一说为花开的意思。
且:姑且,暂且。
参考资料:完善
1、
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1100页
赏析
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尝尽辛酸。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种情绪诉诸笔端。常建的《落第长安》和无名氏的《杂诗》就充分刻画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痛苦,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
隋唐以后,科举考试成了大多数封建士子的唯一仕进之路。由于进士科的地位重要,中不中进士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诗人杜甫由于屡试不第,所以终生潦倒;章孝标落第后,有一首归燕诗:“旧梁危巢泥已落,今年碍向社前飞。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户飞。”反映了落第举子凄凉徬徨的心态。然而常建的这首诗不同,整个情绪是高亢的,表达了诗人发愤雪耻的决心,反映了开元盛世那蓬
创作背景
常建在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考取进士,这首诗是常建记载进士及第前的一次考试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212-213页
简析
《落第长安》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回答旁人将有的关于为何不回家的疑问;二、三两句写诗人落第后的心理活动,他唯恐碰上故里莺花烂漫的春光,造成再试不第的尴尬局面,故尔主动回避;结句写其决心客居求静、闭门苦读。全诗形象地记述了一个落第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立意独特,诗情高亢,反映了开元盛世那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65篇诗文 ► 33条名句
古剑篇
郭震〔唐代〕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西施
罗隐〔唐代〕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梅花
崔道融〔唐代〕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