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隐者一绝
杜牧〔唐代〕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引荐之人,门前小路荒草凄凄;自古以来,隐者居住的山林都远离市井朝堂。
世间唯一公平的只有白发,即便在显贵之人的头上,也不曾轻易放过。
注释
无媒: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
径路:小路。
萧萧:萧条、寂静,冷落凄清的样子。
云林:高入云中的山林,这里指隐者隐居之处。
市朝:指交易买卖场所和官府治事所在。
公道:公平,公正。
贵人:显贵的人。
参考资料:完善
1、
马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牧: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第255页
2、
王充闾.向古诗 学哲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51
赏析
开篇两句从隐者的居住环境与生存境况切入,赞颂隐者的品德操守。“无媒” 典出《韩诗外传》:“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 原本是说女子若无媒人引荐,便难以婚嫁,此处则指士人因无人举荐、引荐,无法在世间施展才能。正因为没有汲引者前来问津,隐者门前冷落得可张网捕雀,屋前小径也长满荒草,一派萧索寂寥之景。“草萧萧” 暗合汉代张仲蔚的典故,据《高士传》记载,张仲蔚 “善属文,好诗赋,闭门养性,不治荣名”。透过这片萧萧荒草,一位安于独居的隐者形象已然清晰可见。“云林” 即高耸入云的山林,这里指代隐者隐居的地方;“市朝” 则指集市与官府办公之地。自古以来,隐者向来乐于洁身自好,刻意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与大中元年(847),时杜牧任睦州刺史。这首诗是杜牧送隐者时所发的感慨。
参考资料:完善
1、
胡可先著,小李杜,中华书局,2010.02,第204页
简析
《送隐者一绝》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如静静溪流平和舒缓,透过萧萧荒革,称扬隐者的德行,一个安于索居的隐者形象呼之欲出;后两句如滔滔江湖激荡喷涌,从白发落墨,生发健拔昂扬的议论。全诗议论警动,憎爱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机趣幽默,在艺术上又含蓄蕴藉,颇堪赏味。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6篇诗文 ► 456条名句
蝉
李商隐〔唐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牡丹
徐凝〔唐代〕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