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岭三章

陈毅〔近现代〕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1936年冬天,梅山游击队根据地遭敌围困,当时我受伤又生病,在树丛草莽中隐伏了20多天,心想这次大概不能突围了,就写了三首诗留藏在衣底。可是不久,我们又逃脱了敌人的包围。

如今即将兵败身死我该写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集已经牺牲过的同志,带领革命队伍击败国民党反动派。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的仗了,死后我的头颅要挂在城门上。
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必定有结束的时候。
今天为为革命事业而牺牲,自由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以设问开篇,一则交代个人的险恶处境,面临生死考验;再则振起下文,表示自己的态度。开创革命事业原本就是极端艰难困苦的,百战沙场,与敌人殊死搏斗,流血牺牲自然难以避免。言外之意就是个人的生命安危不足挂怀,或生或死,都要义无反顾,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庄严宣告:“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自己即使魂飞九泉之下,也要把已经牺牲的部下重新集结起来,高擎革命红旗,与那里的反动派继续战斗,突出表现了作者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战斗精神。

  组诗的第二首,作者首先从缅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的历程方面落笔。“南国烽烟正十年”,涵盖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红二十四师和地方武装共1.6万人遭到国民党四十六师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等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突围出来的少数部队会同地方武装和敌人打起了游击。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于1935年2月来到了位于赣南的油山地区和梅岭,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陈毅旧部陈海叛变,引诱陈毅等下山。陈毅不知是计,一大早来到县城,当他们距离交通站只有三四十米远时发现了危险,最后在一妇女的帮助下撤回梅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梅岭三章》是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诗人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和与敌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第二首回顾从北伐到打游击的战斗生涯,希望在自己死后战友们能前赴后继、勇敢战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第三首写自己以革命为终生使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坚信将来人们必将有自由幸福的生活。全诗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爱憎,表现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想象力。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近现代〕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近现代〕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寂寞 一作:无奈)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剩有离人影 一作:倦极身无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夜永衾寒梦不成

王国维〔近现代〕

夜永衾寒梦不成,当轩减尽半天星,带霜宫阙日初升。
客里欢娱和睡减,年来哀乐与词增,更缘何物遣孤灯。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