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木材能被制成规矩器物,关键在于梓匠轮舆的精工细作。
人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人,是因为腹中存有诗书学问。
诗书之道需靠勤奋获取,若不勤奋则腹中空空无物。
若想知晓学习的巨大力量,贤能与愚钝起初本无不同。
只因为有人不能坚持学习,最终才走向不同的人生路径。
两家各自生下可爱的孩子,幼儿时期聪慧程度相差无几。
稍长大些聚在一起嬉戏玩耍,如同同队游鱼般毫无差别。
到了十二三岁渐渐年长,彼此的才华开始显露差异。
二十岁后差距逐渐明显,一个如清渠映水一个似污渠。
三十岁时骨骼已然定型,人生境遇竟如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 175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