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刘长卿 刘长卿〔唐代〕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白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江悠悠向远方,何处才是它的终章?夕阳西沉时,孤舟已悄悄解开缆绳。
田野间群鸟飞掠,时而靠近、时而远去;舟中闲客任随溪水,忽而向东、忽而向西。
洁白云朵飘于天际,绵延千万里;皎洁月光洒落山河,照亮山前与山后的溪流。
自长沙再遭贬谪离去,满心怅惘失意;怀人的情思浓得化不开,恰似江岸潭边的香草。

注释
苕(tiáo)溪:水名。一名苕水。由浙江天目山的南北两麓发源,至小梅、大浅两湖口入太湖。
酬:赠答。
梁耿:刘长卿的朋友,中唐书法家。
永路:长路,远路
解携:犹言分手。解:原作“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以舒缓韵律作引,用淡墨勾勒典型景物,将作者的悲愤愁苦悄然融入笔墨间。全诗脉络清晰:前四句侧重写景,景中藏情;后四句侧重抒情,借物寓意。诗人把惆怅孤独的心境含蓄注入景物之中,笔致清雅婉转,不仅勾勒出鲜活画面,更传递出深远情思,耐人寻味,尽显高超的诗歌创作功力。

  前四句以景为骨,却在景物描摹中暗蕴情愫,悄然构画出一幅江晚送别图。其中“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两句,是诗人对多年前友人梁耿被贬、自己于苕溪饯行场景的追忆。诗人从送别时眼前的“清川”着笔——清川悠悠无尽,恰似梁耿被贬的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夕阳西下时分,孤舟泊于江畔,二人终究要在此分手。“落日”暗喻暮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以后,当时刘长卿因受到鄂岳观察使吴仲孺的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行经苕溪。从题目看,此诗是寄给梁耿的;从内容看,梁耿当时也在贬所。康骈《剧谈录》卷下:“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吹之为曲,长卿遂撰其词,意颇自得,盖亦不知其本事。”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 壮子 选注·历代六言诗精品百首·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
3、 王兆鹏·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简析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是一首六言诗。此诗运用舒缓的韵律淡笔勾勒典型的景物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悲愤愁苦之情。诗的前四句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后四句以抒情为主,托物寓意。全诗将诗人惆怅与孤独的心情含蓄地贯注到景物形象之中,景中含情,笔致清婉,显示出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zhǎng )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采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大历九年(774年),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反被诬为贪赃,罢官后居义兴,后贬任睦州长史。建中元年(780年),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弃官避地淮南、吴越,几年后去世。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 522篇诗文 ► 13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杜甫 杜甫〔唐代〕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窥 一作:征)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去婢

崔郊 崔郊〔唐代〕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