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浩无极,沧溟忽枯桑。况乃么么生,浮云度虚苍。
聚散倏忽间,惜此分阴光。方寸渺六合,太极丸阴阳。
气机乘出入,寂感无边方。存亡繫掺舍,泰山远毫芒。
冰渊视临履,安此终然臧。利剑一入腹,欲火肺肝戕。
云子委尘泥,至宝珍秕糠。襟裾衣牛马,四大空昂藏。
包羞含遗臭,焉能复流芳。咨尔媚学子,有欲斯无刚。
及时醒大梦,昼夜驰徬徨。仁宅固云广,义路亦已长。
居由圣所与,旷舍成荒庄。马生南海来,玉质披天章。
脱迹露轩冕,游心声教场。谦受若虚谷,忘悔同牵羊。
颛师学干禄,颜回诚坐忘。毫釐谬千里,先几宜自强。
寒雪立未消,朔风上归航。脊梁尔铁硬,一担挑纲常。
仰视白日旧,万古何当忘。负兹彼绵力,䀌然我心伤。
行迈励无斁,罔念圣作狂。
(1431—1478)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306篇诗文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