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卷
钱霖〔元代〕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縻院,蛛丝挂柳棉,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长的白天,午睡醒来窗帘半卷,院门深掩,酴醿花开得好鲜妍。蛛丝丝挂满柳絮绵,燕嘴里衔着落花片,黄莺儿声声啼叫向人报告春天已经离去好遥远。
注释
荼縻:即酴醿(túmí)。初夏开花,花草生,大型,白色重瓣。
柳绵:亦作“ 柳棉 ”。柳絮。
创作背景
这是一组四首的重头小令,这是其中第一首。钟嗣成《录鬼簿》载,钱霖一度曾“弃俗为黄冠(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这组曲子大约是作者弃俗作道士之后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简析
这首小令借景抒情。曲的开头以“梦回”揭示作者的精神状态,写出其“梦回”后的清醒和悠然;“昼长”和“荼縻院”两者相互应和,点化出特定的时间与环境:是残春初夏时节和荼縻花开的庭院。“门掩”一语,更强化了整个环境的幽闭,透视出无意往来世俗的心境。
钱霖
钱霖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字子云,后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无考。善作散曲,有醉边余兴,以“语极工巧”见称。又曾类辑名公所作,名曰江湖清思集,(均录鬼簿)并传于世。博学,工文章,不为世用,遂为黄冠,更名抱素,号素庵。初营庵于松江东郭,建二斋曰“封云”、“可月”。后迁居湖州(今属浙江省)。晚居嘉兴(今属浙江省),筑室于鸳湖之上,名曰“藏六窝”,自号泰窝道人。著有词集《渔樵谱》,杨维桢序之,称有寄闲父子之风。编有散曲集《江湖清思集》,著有《醉边余兴》。► 7篇诗文 ► 2条名句
双调·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汤舜民〔元代〕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冀州道中
王冕〔元代〕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