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未分天地乱
吴承恩〔明代〕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为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地还没有分开时世上一片混乱,渺渺茫茫没人能看清。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从此清浊相离,天地分开。
天下万物仰仗无上仁德的天覆地载之恩,创生万物成就了极大的功德。
如果想要知道这种功德是如何造就的,那就请看《西游释厄传》。
注释
混沌: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鸿蒙:亦作“鸿濛 ”。中国神话传说的远古时代,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状,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来该词也常被用来泛指远古时代。
简析
《混沌未分天地乱》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宇宙初创时的混沌无序状态;颔联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为引,说宇宙从混沌走向清晰分明的秩序;颈联强调天地对万物的养育之恩与仁爱之心;尾联点明主旨,既是对前文宇宙生成论的总结,也是对《西游记》一书内容的预告。这首诗是《西游记》开篇诗的一部分,以宏大的视角和精炼的语言概述了宇宙生成、天地开辟及万物生发的壮丽图景,也巧妙引出《西游记》的故事背景与主题。
吴承恩
(1500—1582)明小说家。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96篇诗文 ► 183条名句
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
杨慎〔明代〕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游天台山日记浙江台州府·节选
徐弘祖〔明代〕
初七日,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