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李清照〔宋代〕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十年的功业如电光般消散,只留下华清宫的衰柳成阳道上的野草。
五坊供奉的斗鸡小儿在酒肉堆里沉迷,不知岁月流逝、衰老将至。
胡人的兵马突然从天边杀来,那叛逆的胡人也是奸诈欺世的野心家。
勤政楼前胡马奔突,踏尽珠翠,芳香的尘埃四处飞扬。
为何出战总是一败涂地?因为传送荔枝耗尽马力,多少骏马累死途中。
尧舜的功德本如苍天般广阔,哪里需要这区区文字来记录?
立碑刻文铭记功德实在浅陋啊,竟让神鬼也来磨刻山崖上的碑文。
郭子仪、李光弼不被猜疑,上天悔悟降祸之心,人心才得以开朗。
夏商的教训应当深以为戒,史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据记载,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歌流传开来以后,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广泛,黄庭坚、潘大临等诗人都有和作,李清照亦和作二首。这两首和诗一说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作者十七岁前后,一说作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作者十九岁蔡京用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2017
2、
颜贺华.论李清照在诗国中的三种角色[J].剑南文学,2011(2):71-72
简析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组七言古诗。诗中深刻分析了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和军队无能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充分显示了她勇于批判现实的斗争精神。全诗借古喻今,见解深刻,气势豪放,笔力雄健,跃动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7篇诗文 ► 632条名句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宋代〕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宋代〕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