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叶·薄露初零
李清照〔宋代〕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薄露刚刚开始凝结,漫长的秋夜与白昼平分了时光。绕水而建的楼台高耸入云,如同仙境蓬瀛一般。以芝兰贺寿,宾客们华服相映,满庭都是达官显贵。侍女如花柔美、似玉洁净,举杯献酒时更显婀娜姿态。
您如鹤清瘦、似松长青,精神可与秋月争光。德行与文章,向来在世间声名远扬。您曾如谢安高卧东山,即便身为卿相也不以为荣。如今应像谢安一样出山,拯救天下苍生。
注释
分停:平分。
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
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这里指代众高官。
娉婷:此指美女。
鹤瘦松青:鹤鸟寿长谓之仙鹤,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为祝寿之辞
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满含赞誉之辞,却流露着忧国忧民的情怀,蕴含着一腔豪情壮志。
上片交代了祝寿的时间、地点与场面氛围,词句清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描绘的是:正当薄露刚刚洒落,夜晚与白昼时长完全相等的特殊时刻;身处环水而建、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中,宛如置身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 中的 “分停” 即 “停分”,意为中分;一年中唯有春分、秋分两天昼夜时长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 “日夜分”。此处未明说是
创作背景
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同时代人。
参考资料:完善
1、
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N).北京晚报,1982年5月22日
2、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252-253 .
3、
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
简析
《新荷叶·薄露初零》是一首祝寿之作。上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从环境的绮丽、祝寿人的高贵、侍女的仪态万千,反映出寿者名望身价之高;下片采用正言直述之法,写对寿者的祝愿,显示出词人爱国爱民的心愿。全词多用典故,含蓄蕴藉,意味盎然,情趣无穷,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7篇诗文 ► 632条名句
绝句
志南〔宋代〕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采莲令·月华收
柳永〔宋代〕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