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堂记
范仲淹〔宋代〕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天,我命令衙役清除杂草开辟成平地,(发现)中间有一口废弃的水井。于是立刻喊来工匠清理出井中的淤泥,观察这口井的好坏,(工匠)说:“是好泉啊。”于是就将进口关闭,使水中杂质沉淀。三天之后取水,看到这泉水清澈而白净,品尝井水,(味道)十分甘甜,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酷暑的时候饮用,就像是吃白雪一样,品尝着像薄冰一样的泉水,冰冷爽口。在寒冬时节,遇上有太阳的日子,这泉水又如同阳春三月,一片温热。这眼泉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相通,在名源相互呼应吧。我又邀请了嘉宾,用建溪、日注、卧龙、云门等地的名茶试这里的泉水,果然甘甜滋润,品尝之
创作背景
宝元元年十一月(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38-1040),范仲淹来越州(今绍兴)任知州,这次范仲淹是被权相吕夷简扣上“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等罪名遭贬的。这是他第二次到浙江担任地方官。第一次他被 贬到富春江,在富春江上建造了严子陵钓鱼台。他在越州大约17个月(即1038.11-1040.3),所做的几件事,永远为越州人民所牢记。清理清白泉就是其中的一件。同时,他也放心不下一个同事,而且这个同事也在官场上正在走背向的路,他就是滕子京。
简析
此文的主旨,在“清白”两字。文中借“井德”喻“官德”,大力宣扬“所守不迁”,即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信守不移;“所施不私”,即清正廉洁、不徇私情。这是为当时贿赂成风的官场开出了一剂道德修养的良药,伸张了正气。全文通过对清泉的发现、命名与细致摹写,巧妙地传达出作者对“清白”品德的崇尚和追求。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357篇诗文 ► 197条名句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宋代〕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衰 一作:芳)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