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露

杜甫 杜甫〔唐代〕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秋的早晨,露水像成熟的柑子一样一团团地凝结在草叶之上,在马蹄疾踏之下,露珠纷纷碎散开。。
远远看去,田圃之中的石头和树像是已经连为一体;在渡口,小船缓缓驶入江溪之中。
在船上凭靠几案,观看鱼乐之趣,以至于忘了时间,急急忙忙回赶就像那归栖的鸟儿。
纵马踏秋,才渐渐知道秋天的果实日渐美味;幽静的小路就怕它多生岔道,让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注释
甘子:指柑树的果实。
凭几:指古时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
鱼乐: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后亦以喻纵情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宋人黄鹤订于大历二年(767)秋作于瀼西,以首句“白露”为题,乃咏秋候也。

参考资料:完善

1、 孙潜·杜诗全译(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1
2、 谭戍夔·长江三峡诗集(上)·成都:巴蜀书社,2018

赏析

  一生坎坷的杜甫对白露节气似乎有着更多的情感共鸣,一首《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尽了白露之夜的深秋情境和自己内心的清寂悲凉。而这首《白露》则用平白的字句将白露时节的另一面——秋高气爽描画得情意盎然。

  全诗描述的是诗人乘兴秋游,行船走马,赏景观鱼,好不畅然。首联提笔点题,道出时节,交代来意:在柑橘上结出了露珠的清晨,信马出游。颔联继而铺陈沿途秋景,骑马出园圃,一路树木、山石相连,转而乘舟缓缓驶入河溪。颈联由写景转写人,记述出游中的乐趣:在船上倚案玩赏溪水中的鱼群,上岸后回马驰骋惊起了栖息在山林中的飞鸟。此处与上联形成呼应,颔联写静,先陆上再水中;颈联写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白露》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先以柑橘挂露的清晨开篇,继而铺陈骑马出园、乘舟入溪的沿途秋景,动静结合,妙趣横生,尽显游兴之浓,最后言及对秋景的留恋与深入山林可能带来的微妙担忧。整首诗戏笔为之、情意盎然,结尾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引人遐想;诗中描绘白露时节秋高气爽的宜人景象,展现了诗人乘兴秋游的愉悦心境。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2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村

杜甫 杜甫〔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上 一作:堂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三首

王维 王维〔唐代〕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愁心 一作:心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