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春郊外

王勃 王勃〔唐代〕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东园:泛指园圃。径:小路。
堰:水坝。津:渡口。
物色:景色、景物。连三月:即连月。三,表示多数。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绝:《全唐诗》一作“绕”。
曙:破晓、天刚亮。
鱼戏: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联描写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发现处处春意盎然。颔联诗人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连”表示时间持续不断,“绝”表示分布很广,用词精炼而准确。颈联两句写细小的动态“鸟飞”、“鱼戏”,并夹杂了诗人的感受,“觉”、“知”非常细腻、逼真地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即雨后天晴这一特定时段写春天山村里特有的静谧与洁净,扩大了春天的内涵,春天不仅生机勃勃,春光无限,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虢州参军任内(673-674)。诗人恃才傲物,被同僚所嫉,因此萌发了归隐的念头。诗人春天在郊外踏青,领略春光时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简析

  《仲春郊外》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从反面透露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抒发了其归隐山水田园的情怀。全诗风格淡雅清新,语句优雅、属对工整,不动声色地抒情,意趣盎然。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05篇诗文 ► 4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其二

李白 李白〔唐代〕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八岁偷照镜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雪

韩愈 韩愈〔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