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禹杀相柳

佚名 佚名〔先秦〕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源,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生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生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因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共工有一位臣子名叫相繇,长了九个脑袋和蛇的身子,盘旋自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会立即变成沼泽,沼泽中的水的味道不是辛辣就是苦涩,百兽没有能在这里居住的。大禹治理洪水的时候,杀死了相繇,相繇流出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长;那地方又水涝成灾,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将它的血流经之地掩埋起来,填几次又塌了几次,于是禹把它挖成一个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位于昆仑山的北面。

注释
相繇(yáo):又叫相柳氏。
自环:身子盘绕在一起。
九土:一作“九山”。
歍(w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描写了神话中的凶恶神兽——相繇。它拥有九首蛇身,自环成圈,能吞食九土之物,所到之处皆成泽源,且其气息与所触之物皆变苦涩,百兽无法居住。大禹治水时,将其斩杀,但相繇的血腥臭无比,使土地无法生长谷物,且多水难以居住。大禹多次填埋,却屡填屡陷,最终将其地挖成池塘,而群帝则在此地筑台。整个故事充满神话色彩,展现出相繇的凶恶与大禹治水的艰难,充满对英雄大禹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开发与利用。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2篇诗文 ► 861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鱼藻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先秦〕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语四则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先秦〕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