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郗超虽然是桓温的心腹,因为他的父亲郗愔忠诚于王室,就没有把自己与桓温的事情告诉父亲。他临死前,拿出一个箱子交给门生,说:“本来我想把它烧掉,担心父亲年事已高,会因为悲伤过度而死。我死后,如果父亲因此而大大损伤睡眠和饮食,就把这个箱子呈给他看,不这样就把它烧掉。” 郗愔后来果然因为哀悼儿子而生病,门生把箱子呈给他看,里面全是郗超与桓温往来的秘密计谋。郗愔大怒说:“这小子死得太晚了!” 彻底不再哭泣。像郗愔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忠臣了,应当与石碏相比。然而说郗超不孝,可以吗?假如郗超懂得君子的孝道,就不会追随桓温了。东坡先生说:郗超的孝,是小人的孝道。
注释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1篇诗文 ► 482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