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瀑布联句

李忱 李忱〔唐代〕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数的山岩和深谷都不辞辛劳地展现它们的壮丽,只有从远处眺望,才能真正领略到它们那高耸入云的出身之地。
溪流与山涧虽然美丽,但终究无法长久地留住它们,这些水流最终会汇聚成大海,掀起汹涌澎湃的波涛。

注释
出身:此指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
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唐宣宗李忱因母亲地位卑下,侄子文宗、武宗常把他当成小丑戏耍。他用无言对待各种加诸于他的猜忌、打击,在艰难困苦中默默地忍受,但他并没有消沉。他逃避人世做了僧人。游行江淮,寻访名山禅院,一日,遇黄檗禅师,(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并与之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 当为续成之。’”遂有《瀑布联句》。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 高峰展望 唐诗名作欣赏[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7,376.
2、 白乐天主编 中国中央文史研究馆编. 中国通史 第2卷 (第2版) (图文版)[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745.

赏析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闲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瀑布联句》是两人共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涓涓细流形成瀑布的曲折过程;次句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志行高远之意;第三句回到溪涧,照应首句;第四句写海涛的景象,是说必将大有作为。全诗通过刻画瀑布的完整性格,来塑造一个有志者的形象,富有诗情理趣。

李忱

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8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裴迪 裴迪〔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冬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