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赋十四弦
辛弃疾〔宋代〕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却弹作、清商恨多。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世路苦风波。且痛饮、公无度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仙家织机仿佛要织出细软的绮罗,金梭往来穿梭般(在弦上)流动。奈何这纤纤玉指(按弦转调),竟弹奏出满含愁怨的清商古调。
珠帘掩映间,(她)如花的侧颜若隐若现,远比隔帘传来的歌声更动人心魄。人世路途多艰险风波,且请痛饮美酒——君切莫渡河(涉险)!
注释
纤罗:细薄透气的丝织品。
金梭:金制的梭。亦为梭的美称。
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半面:脸面的一半或部分。
简析
此词以仙机织罗喻女子巧思,转写玉指弹拨清商乐,满含愁恨。下片绘珠帘后女子半面如花、歌声绝美的场景,忽以世路风波收束,借公无度河典故劝人痛饮避险。全词以乐景写哀,将织机、乐声、珠帘等意象与人生忧思交织,在华美笔触中透出对世事艰险的无奈与超脱意绪。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8篇诗文 ► 1693条名句
登快阁
黄庭坚〔宋代〕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宋代〕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宋代〕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