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凫茨
郑獬〔宋代〕
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
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
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
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上带着一个空筐出门,晚上又带着装满东西的筐回家。
十个手指头都快磨得流血了,只为了赶紧解决眼前的饥饿问题。
难道官府的粮仓里没有粮食吗?其实那里每一粒米都像是藏着珍宝一样。
但是这些粮食一粒都不放出仓库,结果仓库里的老鼠倒是养得肥肥胖胖的。
注释
凫茨:即荸荠。这里指野荸荠。多年生水生草本,地下球茎可作蔬菜,或代水果,也可制淀粉。古时多野生,荒年或青黄不接之时,贫苦农民采之以充饥。
急:救急,满足急需。
粟:泛指粮食。
珠玑:珍珠。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此以珠玑喻官仓里粮食饱满圆润。
赏析
本诗通过采荸荠的劳动场景的描绘,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抨击社会黑暗。
此诗与《诗经·魏风·硕鼠》、唐曹邺《官仓鼠》一样,都是指斥腐败统治者形象生动、揭露有力的杰出篇章。艺术上,通篇语浅意显,明白如话,叙事议论水乳交融,流转自然。
凫茨,又作凫茈,即荸荠。这首诗从采荸荠的一个劳动场景引出感慨,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对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全诗先叙后议。一至四句,是写采凫茨的艰辛。苏舜钦在《城南感怀呈永叔》诗里就提到过凫茨:“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尧茨。”乡野百姓由“朝”到“暮”,花了整整一天,才只采到“一筐”,时间之长与数量
简析
全诗通篇语浅意显,明白如话,前四句的叙事与后四句的议论,融若水乳;而由表及里的过渡,流转自然,呵成一气。诗中从采荸荠的一个劳动场景引出感慨,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对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整首诗有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的同情、有对尸位素餐者的憎恨,寄慨良多,在说理中裹着情韵。
郑獬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447篇诗文 ► 2条名句
念奴娇·梅
辛弃疾〔宋代〕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苏轼〔宋代〕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