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情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庭院中晾晒服饰器用等,忽然看见从故乡拿来的鞋子。
曾经赠予我的人是谁啊,是邻居家的美丽少女。
想起了她送于我时的话,用这双鞋子象征我们爱情的始终。
可我永远希望我们能够像鞋上的鞋带,一起同行永不分离。
自从我贬谪到江郡,漂泊不定远离家乡已经三千里。
只是为了怀念曾经的恋人,将其一同带到此处。
再次见到这双鞋心中怅惘,翻翻覆覆看了许多遍也没有停止。
你送我的鞋子还是成双成对,但是我们却不再能够像这般结伴而行。
我端详着鞋子不住的叹息,鞋子本是那样的精致。
然而梅雨过后,色彩暗淡绣着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作者被黜外放,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地处长江中游,正是梅雨流行地区。每当梅雨季节,阴雨不断,衣物极易霉烂,当地人常晒衣物。此诗就是在他被贬江州后的第二年“晒服玩”时,因“见故乡履”而触物生情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邢朔平著,白居易 诗若珠玉,情怀苍生,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01,第48页
2、 邱胜,陈彬主编,古典爱情诗词300首,金盾出版社,2007.12,第87页

赏析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诗人看到了鞋子,想起了这双鞋的来历。诗人叙述得非常平静自然,在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里因为晾晒各种用品,所以看到了鞋子,于是想起了恋人。“东邻”之典,运用尤为恰当、精炼,见出邻女的容颜娇美而多情。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睹物思人,因鞋子想起了她。这两句话化用晋陶渊明《闲情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之意,而措辞更为雅正,表现了二人当时的山盟海誓。“如履綦”“双行止”,巧用比喻典故,十分雅正,有“比翼双飞,永不分离”的深意。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感情》是一首五言古诗,为一篇因睹旧物而表达对旧情人真挚思念的感伤诗。此诗起笔二句写发现信物,自然引出下文;“昔赠”六句写诗人对邻女赠鞋的回忆,从邻女湘灵赠鞋时的言语和诗人对鞋的珍藏、重视,可见二人之间真挚的爱情;“自吾”六句写自己遭贬江州,携带着赠鞋,表示对邻女爱情的念念不忘;最后四句言诗人慨叹往事如过眼烟云,留下的鞋已色泽消褪,绣饰黯淡,暗示在唐代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有情人终难成眷属。全诗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感情真切,使两个不能终成眷属的有情人形象便浮现在目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 188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书

刘叉 刘叉〔唐代〕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司空曙〔唐代〕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深竹 一作:湿竹)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