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杂诗七首 其四
蔡汝楠〔明代〕
三楚多秀士,善剑复闲辞。陪銮芷柱观,解佩七星池。
芳流戏绿芷,平路结青骊。时进雄风赋,还旌暮雨词。
弦歌未解已,原野动旌旗。秦师带百万,吴国安危。
夷陵既已毁,鄢城讵能支。在昔旌欢豫,联组荫光仪。
芷朝陷兵气,王室忽如遗。至今嗟百士,如何勿三思。
蔡汝楠
蔡汝楠(1514~1565)字子木,号白石,明湖州德清(今属浙江省)人。8岁侍父听讲于甘泉(湛若水)门下,每每有所解悟。年十八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职行人,不久升刑部外郎,迁职到南京刑部,与尚书顾麟引为忘年交。► 52篇诗文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明代〕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长物志·论书
文震亨〔明代〕
观古法书,当澄心定虑,先观用笔结体,精神照应;次观人为天巧、自然强作;次考古今跋尾,相传来历;次辨收藏印识、纸色、绢素。或得结构而不得锋芒者,模本也;得笔意而不得位置者,临本也;笔势不联属,字形如算子者,集书也;形迹虽存,而真彩神气索然者,双钩也。又古人用墨,无论燥润肥瘦,俱透入纸素,后人伪作,墨浮而易辨。
寄彭民望
李东阳〔明代〕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