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万里桥边住着那位才华出众的女校书薛涛,她在枇杷花丛中闭门静居。
古往今来的女才子不知有多少,但论起以风流文采独领风骚,她们终究都比不上她。
注释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随父官于蜀,父死不得归,遂居于成都,为有名的乐妓。校(jiào)书:即校书郎,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据说武元衡曾有奏请授涛为校书郎之议,一说系韦皋镇蜀时辟为此职。薛涛当时就以“女校书”广为人知。而“蜀人呼妓为校书,自涛始”(《唐才子传》)。
万里桥:在成都南。古时蜀人入吴,皆取道于此。
枇杷(pí pá):乔木名,果实亦曰枇杷。据《柳亭诗话》,
元稹有诗云:“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偷巧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诗将薛涛比卓文君,然而就知名度与实际才学而言,薛涛实在文君之上。
王建这首寄赠之作,在众多刻意逢迎的赞美诗中,算得上是佳作。薛涛在成都居住时,于城郊百花潭有处别宅。“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里原是诗圣杜甫曾居住过的地方。“万里桥边女校书”,开篇便直截了当,既尊称薛涛的身份,又点明她居住的地点,起笔庄重得体。据记载,薛涛在蜀地居住时喜爱种植菖蒲,这种植物难得开花结果。有时开花,古人便视之为祥瑞,如同五色祥云,故而元稹有诗句
《寄蜀中薛涛校书》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篇赞美诗。首句交代薛涛居住的地理位置,侨居在万里桥西的浣花溪畔;次句写其隐居处环境的幽美,居住在枇杷花荫蔽的院落中,衬托出她的高雅;后二句说薛涛的才情为众多才女所不及,末句更语意双关,借琵琶花春日盛开独冠群芳为喻,夸赞她集才情、姿貌、萃美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