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忘归亭记

陈师道 陈师道〔宋代〕

  熙宁七年,尚书水部郎中、开封刘君刺守金州。政平岁丰,士民康乐,乃作亭于此城之上。以望牛山而临汉水,以乐府僚属四方之游士,名之曰“忘归亭”。又使其客彭城陈师道记其意曰:西城治汉上游,庐舍敝陋,市肆落莫,名虽为州,实不如秦、楚下县。山林四塞,行数千百里。陆行凭陵,因山梯石,悬栈过险。修林丛竹,拥掩荫郁,日月隐蔽;又多雾雨,暄寒无时,疾痰易作。土疏河润,地气发泄,多病脚弱。废丘故宫,颓城败冢,达于四境。狐鸣鸟声,日夜间作,使人怅然怀归,凄然发叹,挥然出涕。于是相与登斯亭以向坐,则又志意舒徐,气血和平,蘧然而笑,栩然而歌,超然而忘归。其山川之美,临观之乐,不言而知,言不能尽也。故虽君子无厌苦之志而有归心,居官有守,不得去。其志壮哉!公以治人,私以养心,古之政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熙宁七年,尚书水部郎中、开封人刘君担任金州知州。政治安定,年成丰收,官吏百姓安乐,刘君于是在这座城的高处建造了一座亭子。亭子用来眺望牛山、俯瞰汉水,刘君用它宴请幕府下属官吏和各地游士,给亭子命名为 “忘归亭”。刘君又让他的门客彭城人陈师道记述建造亭子的用意,陈师道写道:金州治所在汉水上游,房屋破旧简陋,集市店铺冷清,名义上虽是州城,实际上还比不上秦、楚地区偏远的县。金州四面被山林阻隔,从外地过来要走几千百里。走陆路要翻越山岭,顺着山势凿石为梯,经过悬空的栈道穿越险境。高大的树林、丛生的竹林茂密遮蔽,连日月都被遮挡;又多雾雨天气,冷暖没有固定时候,容易生病。土壤疏松且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记先写金州旧貌: 庐舍敝陋、雾雨无常、废丘遍布,狐鸣鸟声间作,让人怅然思归;再写刘君治金州后政平岁丰,建忘归亭,登亭望牛山临汉水,竟使人志舒歌笑、超然忘归。以环境前后对比凸显亭的意义,更暗赞刘君 “公以治人,私以养心” 的治政之道,既写临亭之乐,也显为政者的仁心与气度,平淡叙述中藏着对善政的肯定。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810篇诗文 ► 11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陈与义〔宋代〕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夜

杜耒 杜耒〔宋代〕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