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阑人·赠吴国良

倪瓒 倪瓒〔元代〕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客人当中有位叫吴国良的朋友,他吹箫献技,那箫声犹如碧波明月下的清沏凄冷气息、又如春日晓雾中的朦胧袅绕。美妙的箫声虽然没有招来娥皇与女英,但听者在水云交织的迷潆中,仿佛听到悦耳的玉饰摇动和磁击的声音。

注释
凭阑人:曲牌名。
吴国良:倪瓒的朋友,宜兴荆溪人。
湘灵:湘水女神。湘水为湖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之装饰性玉器。

参考资料:完善

1、 任中敏,卢前选编;王星琦注评.元曲三百首注评:凤凰出版社,2015.05:第202页
2、 朱敦源编著.中华散曲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3.10:第284页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当作于逗留宜兴其间,时为春天。作者为赞美友人吹箫的高超技艺而写下了这首小令。

参考资料:完善

1、 曾强等编.元曲三百首诠注详析 插图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2:第8页

赏析

  这首小令虽说只有短短四句,但曲家却以清丽的语言,为读者创造出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在作者笔下,吴国良技艺高超,箫音低回清婉。倪瓒泛舟江上,听其吹奏。箫声空灵辽远,如幻如真。那江中晃动之月影,朦胧缭绕之春雾,均为吴郎精妙绝伦的洞箫演奏布置了浓重的令人神往的艺术欣赏氛围。这美妙的箫音,会招致娥皇与女英前来鼓瑟呢,云水之间,声音由远而近,似乎是神女的环佩在轻摇、碰撞,是那么玲珑动听,女神真的眷顾,闻箫声而来。

  当然,这样的想象终归只能是想象。作者的意图,一是对友人技艺由衷的赞美,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代无休无止的动荡,带给曲家的是性灵的遮蔽感和人生的幻灭感。所以,脱迹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曲子盛情赞美了友人吹箫技采之高超,乐曲之优美。此曲篇幅极短,却以清丽的语言,创造出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全篇不用一句赞美的语言,而是塑造了一个可视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隐逸、高迈人格的自许,风格冲淡醇雅、不为俗染,像是一幅写意画。

倪瓒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287篇诗文 ► 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王恽 王恽〔元代〕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蟾宫曲·长沙怀古

卢挚 卢挚〔元代〕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宫·醉太平·落魄

钟嗣成 钟嗣成〔元代〕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钗,请乞儿一顿饱斋,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设贫咱波奶奶!

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刘九儿宗枝。郑元和当日拜为师,传留下莲花落稿子。搠竹杖绕遍莺花市,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遮鸪词。穷不了俺风流敬思。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涤,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