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五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空中斗起朵云头,旋旋开来旋旋收。
初作䰒松松树子,忽成髣髴柳花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晚霞已经退尽,残阳余晖也不见了。天幕之上陡然冒起一朵云头,它不住地舒展开来,又不住地收敛了去。
开始的时候还模模糊糊像是松球的模样,转眼间又变成一团团滚来滚去、像随风扬起的柳絮花毬。

注释
斗(dǒu):通“陡”,陡然,突然。
云头:即云。
旋旋:缓缓。
䰒(méng)松:迷茫不清的样子。
松树子:即松球,松树的果穗,多为卵形。
髣髴(fǎng fú):同“仿佛”,类似,好像。
柳花毬(qiú):柳花被风吹团作球状。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夏,杨万里自漳州改知常州。淳熙五年(1178)夏,杨万里在常州写下了这组诗。这是杨万里诗风开始转变时期的作品。这一组小诗,已经开始显示出诚斋诗风的这一新的特点。此诗为其中第五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等著. 宋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1134, 1148-1151.

简析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晚云,是荷池上所见。诗人发现了傍晚的夏云的新异之点,抓住它那千姿百态的变易性和流动感,给以新的形象描绘、新的艺术渲染,虽不直写乘凉,但从看云的轻松闲适之态中,可以想象当时一定是晚风习习,荷池凉爽宜人。全诗只是写景,读来却觉得情致绵绵,且带有几分童趣。

赏析

  第五首写晚云,是荷池上所见。此时天色将暗,不仅那“烧眼生憎”的晚霞已经敛尽,连残阳的余晖也在暮蝉声中消逝了。可是,这时的天空却并不寂寞,随着落日余晖的慢慢消逝,在辽阔的天幕上,陡然之间冒起一朵云头,它不住地舒展开来,又不住地收敛了去。开始䰒䰒松松,令人联想到枝叶扶疏的松树子;可是,忽然之间又变了,变成一团团滚来滚去、像随风扬起的柳絮花毬。诗人把云比喻为松树子、柳絮花毬,形象贴切,且带有几分童趣。“忽”字不仅写出云变化之快,暗含有晚风已起的意思,若是“细草摇头”的微风,不会使云忽然之间变换形状。诗人虽然不直接写乘凉,但从看云的轻松闲适之态中,可以想象当时一定是晚风习习,荷池凉爽宜人。

展开阅读全文 ∨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4973篇诗文 ► 2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秦观〔宋代〕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坡

苏轼 苏轼〔宋代〕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