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秦望山

薛据 薛据〔唐代〕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
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
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
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
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南登上秦望山,极目远眺,只见大海辽阔,一片空茫。
朝阳在海面波光中半隐半现,闪耀的光芒把天空与海水都染成通红。
溪谷与沟壑间水流竞相奔涌喷发,江水与湖水连绵相通,浩浩荡荡。
山上有许多捕鱼和经商的人,他们浑然不觉岁月就这样匆匆流淌。
他们早早拉起钓丝迎着早潮而出,停下船桨等待着远方吹来长风。
我本就如那浮萍般四处漂泊,随着水流任意东西飘荡。
望着茫茫天际远去的帆船,不知何时才能与它们一样有栖息停泊的地方。
我打算去追寻会稽一带的古迹,从此踏上寻访任公的路途。

注释
目极:用尽目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诗以登高望海开篇,秦望山上所见的朝阳漾波、天水赤红,及溪壑奔涌、江湖交汇之景,壮阔鲜活,尽显海天交融的浩渺气象。诗中渔商振缗候风、忙于生计的鲜活,与诗人自比 “萍泛者” 的漂泊无依形成对照,暗衬岁月流逝的怅惘。末句寻会稽古迹、访任公遗踪,更将眼前实景与怀古情思相融,在开阔意境里藏着漂泊的迷茫,也寄寓着对古贤的追慕,情与景浑然一体。

创作背景

  秦望山得名,源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此,登山祭祀大禹。开元十九年(731年),薛据考中进士,此后在与杜甫王维等诗人交游之际,登上秦望山,并留下了这首诗作。

薛据

薛据

薛据,盛唐诗坛著名诗人,杜甫、王维诗中作“薛璩”,其兄薛播、薛揔,名皆从手旁,知当以薛据为正,“璩”或为后世板划之误。唐河东宝鼎(今山西万荣县)人。薛氏为河东望族,《旧唐书》·薛播传》云薛播,薛据兄弟七人于开元、天宝间“并举进士,连中科名。衣冠荣之”。 薛据排行第三,所以当时称他作薛三。有的书中载薛据为荆南人(一说河中宝鼎人)。据《旧唐书·薛播传》及当时韩愈,常袬等所记,皆云为河东人,岑参有《进薛播擢第归河东》,可知薛据确为河东人。薛据晚岁客居荆州,杜甫诗数及之,如《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有人以薛据为荆南人,很可能是读杜甫诗而致误。► 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陌上赠美人

李白 李白〔唐代〕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调·其三

李白 李白〔唐代〕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长得 一作:常得)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