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江口泊船落帆后, 月光朦胧昏黄,江边的小店灯已熄灭,正要关门。
岸边的沙地上一颗倾斜半枯的枫树,应该能找到我去年停泊时的系船之痕。

注释
侧出:斜侧着从岸堤上长出。

创作背景

  夹口应在沿江口左右一带。诗人南来北往,途经此处,在纵览风光的同时,心头不由泛起千丝愁绪,形于笔端。这三首诗的创作时间当在《江宁夹口二首》之后。根据诗中所写,王安石此次途经夹口,时间是在秋季,船自中午行到晚上,在江口停泊。此诗为组诗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黄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简析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境界空旷、岑寂,次句描写细致入微,两句都是写景,诗人的主观感受与联想还没有明白表达出来;三句仍然写景,但带上浓重的感情色彩,与上两句共同构成一个凄迷寂寞的境界;末句笔锋一转,正面写出感想,表达了诗人在孤寂愁苦中力求开拓的一种心情。全诗意境朦胧,罩着淡淡的哀愁,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

赏析

  此诗开头写泊船落帆之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舱里一灯荧荧,窗外夜色茫茫。这里的江面特别宽阔,波光浩渺,月轮孤悬。在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一切都披上了一层轻纱,罩着淡淡的哀愁。江上景物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在诗人的意念之中,此时此刻,最突出的感受应该是一个“静”字,虽然诗里没有明白写出。尽管岸边芦花瑟瑟,江上浪涛澎湃,但这一切都不在诗人的注意之中。因此,给读者的感受仍然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

  关门的咿哑声打破了江边的寂静,诗人的目光又转向岸上。王安石多次来往此地,当然知道附近有家小店,只是在朦胧月色中,周围景物显得有些异样和陌生,才迟迟没有辨认出来。而“无灯”又说明了小店主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1篇诗文 ► 7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草

高观国 高观国〔宋代〕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隐

陈抟 陈抟〔宋代〕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