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私故旧
司马光〔宋代〕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 欲听还归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 乃一府之王,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濮州的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而被解除职任,自己说曾经在唐太宗做秦王时在他手下工作。皇上怜惜他,想让他重新归来担任(职务)。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的故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赖亲情私交,足以使善良的人害怕。”皇上非常愉快的采纳了他的建议,对相寿说:“我从前做秦王,是一府的王。现在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不能够独自偏私故人。魏征等大臣所坚持的是对的,我怎敢违背!”皇上赐他帛之后打发他走。相寿流着眼泪离开了。
注释
濮(pú)州:古州名,在今山东境内。
庞相寿: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人,唐朝初年官员。右监门将军,封安宜公。唐朝初年任
简析
此文写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罢官,他求助于曾共事于秦王李世民时的旧情。唐太宗本想复用他,但魏征劝谏说这样会让其他人也依赖私情,不利于公正。唐太宗听从了魏征的建议,拒绝了庞相寿,并解释了自己作为君主的立场,庞相寿含泪离开。这个故事展现了唐太宗的明智与魏征的忠诚直谏,强调了公正无私的重要性,以及君主在处理私情与公义时应坚守的原则。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601篇诗文 ► 569条名句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辛弃疾〔宋代〕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红芍药·人生百岁
王观〔宋代〕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