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五首·其三
秦观〔宋代〕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穿着新做成的夹衣,在春日有些困倦,懒得再弹琴看书,因春困而策杖散步在池塘周围,这时太阳才刚刚照到池面上,反射着光芒。
自己在池水周围散步,翠碧鸟和黄鹂受惊而起,相继飞去,自己只得低头观赏在荐丝深处穿来穿去的游鱼。
注释
散策:策杖散步。
翠碧:鸟名,其羽毛是翠碧色。
荇丝:即荇菜,一种多年生水草。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秦观著 王醒解评.秦观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61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7年5月1日:137-138
3、
贾炳棣.唐宋诗词三十家·李清照秦观诗词精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145
创作背景
《春日五首》这组组诗是秦观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在京师供职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时所作。这组诗也并非同作于一朝或一夕,而是随时有感而发,信口吟出,随手拈来,同为春时所写,故曰“春日五首”。本首诗组诗中的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秦观著 王醒解评.秦观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61
简析
《春日五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写诗人在春日里的慵懒姿态;次句写诗人手持手杖,漫步于池塘边,氛围宁静而温馨;后两句进一步描绘出园中的自然景象。整首诗写诗人读书之余策杖散步所见林池春景,鸟声悦耳,游鱼自乐,他原本倦怠的心情也焕然一新。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64篇诗文 ► 400条名句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宋代〕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宋代〕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两相思
李禺〔宋代〕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