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相与和相
《归田录》〔宋代〕
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其左足示之,曰:“九百钱。”和性急,顾谓小吏云:“吾靴何以耗一千八百钱?”因诟小吏,疑其有贪。既而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左右哄堂大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冯相和和相都是朝中的重臣。一天,和相对冯相说:“你买的新靴子,价值多少?”冯相抬起他的左脚给和相看,说:“九百钱。”和相的性子比较急,回头对一个小官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八百钱?”于是就责骂那个小官吏,怀疑他有所贪污。一会儿冯相又徐徐地抬起他的右脚说:“这也是九百钱。”身边的侍臣都哄堂大笑。
注释
俱:全、都。
直:通“值”,价值。
顾:回头看。
耗:花费;耗费。
诟:责备。
既而:接着。
徐:慢慢地。
左右:身边的侍臣。
简析
这段内容讲述了朝中两位重臣冯相与和相之间因询问靴子价格而引发的一场误会。和相听闻冯相新靴子九百钱,而自己的靴子花费一千八百钱,便急躁地责骂小官吏怀疑其贪污,后冯相说明另一只靴子也是九百钱,才真相大白,引得侍臣哄堂大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遇到事情时,不能仅凭片面的信息就急于做出判断或采取行动,要保持冷静,全面了解情况后再做处理,否则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误会。
铁杵成针
《方舆胜览》〔宋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临江仙·梅
李清照〔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绿 一作: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