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宋代〕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阳佳节共饮菊花酒,杯盏斟得满满;春日里同听《梅花落》的笛曲,乐声悠远绵长,那时我们一同在京城相伴。相聚离别总是如此仓促,分别后,你我便如天边的孤雁,水上漂泊的浮萍。
这样的离别,怎能不让人伤心动情?多少个夜晚,我都在梦中魂牵梦绕,又屡屡惊醒。往后的每一夜,我的相思都将如马后扬起的飞尘,紧紧追随着你的脚步;又如天上的明月,追逐着你的行船。
注释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
泛菊杯深:化用陶渊明诗,写重阳佳节两人共饮菊花酒。泛,漂浮。深,把酒斟满。
吹梅角远:化用李清照诗,写在春天时候他们郊游赏梅。吹梅:
赏析
这首词是刘过为送别在京城结交的好友卢梅坡而作。整首词情深意切,婉转动人。
上片描绘离别之苦。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分别之际,词人追忆往昔与友人同在京城时的欢聚场景。此处,词人选取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画面,“泛菊杯深” 化用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沉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的诗意,描写重阳佳节二人共饮菊花酒的情景;“吹梅角远” 化用李清照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的词句,刻画春暖花开时携手踏青、同赏笛曲《梅花落》的画面。一个 “深” 字、一个 “远” 字,分别生动展现出二人饮酒时的酣畅尽兴与共赏悠远笛曲时的愉悦心境。前三句仅用十二
创作背景
卢梅坡是南宋一位与诗人交好的诗人,二人曾同游杭州。分别时,词人为了感怀与卢梅坡的交往和友谊,写下这首《柳梢青》。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中云著,感悟人生 硬笔书法古诗文集锦,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3,第105页
简析
《柳梢青·送卢梅坡》是一首送别词。此词上片写离别之苦,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缠绕在词人心头,挥之不去;下片诉别后之思,细腻划刻出词人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把他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全词写得情真意深,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感人肺腑。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518篇诗文 ► 176条名句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宋代〕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和董传留别
苏轼〔宋代〕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陆游〔宋代〕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