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周密 周密〔宋代〕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原野万里,云天低垂旷远。旌旗在风中翩跹耀眼,朝觐天子的车马浩浩荡荡前行。饯别宴上,你腰束宝带、身佩金章,风拂茸帽微斜,更显神采飞扬。故乡的秦关汴水,皆是你此行必经之地。想来你登临之时,定会诗兴大发,吟出新的篇章。你将遍游北国,听叠鼓胡笳奏响高亢雄壮的乐声;跨骏马尽显威风,身侧还有知名美姬相伴。
待你酒酣耳热,面对燕山茫茫冰雪,又见凝冻般的明月映照在结满层冰的河面上。拂晓时分,陇头处有几朵白云悠悠飘荡。如今我韶华已逝,如当年的贺方回一般,客居江南难归,满心感伤。又有谁会惦念思量我?春风已渐渐染绿西湖,大雁早已归返此处,你却依旧未能返乡。最是动情之处,即便折下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该词作者素怀对宋朝的眷恋,宋亡后坚守气节、隐居不仕,这首送别词也因这份遗民心境,比寻常送别之作多了层复杂深意。

  上阕以送别场景为核心,却暗藏故国之思。开篇“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三句,用豪放笔法勾勒出陈君衡被召北上时的壮阔送行画面——旌旗映野、车马浩荡,广阔平沙作衬,场面虽显振奋,却难掩背后的复杂情绪。紧接着,词中主角陈君衡登场,“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两句便让人物鲜活起来:“宝带金章”既点明其身份,也暗示他应元廷之召的缘由;“茸帽风欹”一句尤显传神——皮帽被郊野风吹得微斜,暗合《北史・独孤信传》中“侧帽”典故,却隐带对陈氏屈从元廷的婉讽,并非泛泛用典。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作者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作者为此写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百度百科.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简析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是一首送别词,此词抒发对被朝廷征召北去的朋友的感慨。词的上阕铺陈送别的场景,并想象别后的情景,含蓄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念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下阕抒写词人对友人远去的伤感和对他出仕新朝的担心、不满等复杂的心情。全词构思精巧,布局严谨,感情真挚,既有送别友人的不舍和伤感,又有对其屈身仕元的不满,还有对南宋灭亡的怅恨。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613篇诗文 ► 14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陆游 陆游〔宋代〕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起书怀

陆游 陆游〔宋代〕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