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
朱熹〔宋代〕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勤奋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才停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注释
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患:担忧,忧虑。
不若:比不上。
众:众多。
既:已经。
迨:到
阅读感悟
要有志向,因为人生目标是学习的动力 。(拥有目标)
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自我勉励)
精益求精,要学就学好,不能半途而废,要刻苦勤奋 。
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 。(学而有法)
读书要勤奋努力,这样懂的知识就会比别人多。(勤奋刻苦)
简析
《司马光好学》是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这篇文章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司马光勤学的故事,生动地阐发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道理。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401篇诗文 ► 236条名句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宋代〕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何梦桂〔宋代〕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宋代〕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