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玉堂新制的砚台样式被世人争相传颂,更何况它是用蛮溪绿石雕琢而成。
叹我长久以来没有优异的作品,愧对您持此佳砚相赠的情谊。
砚台久埋于瘴气雾气中看似仍带湿气,一取来用春波洗涤更显鲜亮。
它的色泽还与故人的袍服相似,以此而论我们的心意同样坚贞。

注释
蛮溪:南方的溪流。
瘴雾:瘴气。
春波:春水的波澜。

简析

  此诗以绿石砚为咏叹对象,首联写砚台形制新颖、材质珍贵,见赠礼之重;颔联以 “嗟我”“愧君” 直抒谢忱,兼含自谦;颈联借 “瘴雾埋砚”“春波洗鲜” 喻才华经磨更耀;尾联以砚色比友人袍服,结 “论心同坚”,通篇融咏物、赠答、言志于一体,语浅意深,见情谊之笃与对才德的期许。

赏析

  此诗以绿石砚为题材,抒发对才思敏捷的友人元珍所赠礼物的感恩之意。诗开篇称此绿石砚被誉为玉堂新制,足见其品质精良,备受称誉。继而诗人提及砚以蛮溪绿石雕琢,凸显其珍贵与独特。诗的下半部分中,诗人自谦长久未创作出与砚匹配的佳作,流露对自身才思的愧怍,却也欣然接受元珍所赠珍品,倾诉对友人的谢忱。末两句盛赞砚台:虽久埋湿境,取出后却鲜亮如春水,暗喻才华经磨砺更显卓越;其色泽与故友袍服相近,亦象征彼此情谊坚贞不渝。全诗以明快笔触勾勒砚台珍奇,既表对友人赠礼的感念,又借砚喻指对才学的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21篇诗文 ► 75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苏轼〔宋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苏轼〔宋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同: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施酒监 施酒监〔宋代〕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
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