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王家门庭的诸子婿中排列最末,今天的歌舞宴饮之乐只能归韩瞻摹用。
无人的空室帷帐静静地拖到地上,想要擦一下灰尘却发现床上只有长竹席。
儿子尚小实在让人觉得可怜,女儿娇小更是不能忘怀。
连绵不断的秋季苦雨淅淅沥沥,西风阵阵黑夜是那么久长。

注释
王十二兄:是指其岳父王茂元之子,畏之即李商隐连襟韩瞻。
悼亡日近:指李商隐的妻子去世不久。
谢傅:东晋大臣谢安,死后赠太傅,这里以谢傅门庭借指岳父王茂元家。商隐娶的是王茂元之小女,故称“旧末行”。
檀郎:晋潘岳小字檀奴,貌美,人称檀郎,唐人常以此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春夏之交,李商隐的妻子王氏病故。诗人多年来官场失意,被人排斥,此时又失去了在忧患中相濡以沫的伴侣,精神上遭到极大打击。这年秋天,商隐的内兄王十二和连襟韩瞻往访商隐,邀他前往王家小饮。诗人因王氏亡故未久,心绪不好,没有应邀。过后写了这首诗寄给王、韩二人。

参考资料:完善

1、 安焕章编著.李商隐诗歌导读:广陵书社,2015.04:61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的首联写诗人心绪不佳,无心参与宴饮。颔联承上,说室内空寂,绝无人迹。颈联写王氏去世后,留下幼小的儿女,深为哀悯怜念。尾联通过描绘凄冷黑暗的环境,凸现出自己内心的痛苦。这首诗语言平易,却蕴含丰富情感。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两句是说,过去我在王家门庭之中,曾忝居诸子婿行列之末,参与过家庭的宴会,而今天的歌吹宴饮之乐,却只能属于韩瞻了。李商隐娶的是王茂元的幼女,故谦称“末行”。不过他最得茂元的喜爱。如果说,“旧末行”的身份所引起的是对往昔翁婿夫妇间家庭温馨气氛怅然若失的怀想,那么,“今朝歌管”所带给诗人的就只有无边的孤孑与凄凉了。“歌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自己心绪不佳,无心参与宴饮;颔联承上,说室内空寂,绝无人迹;颈联写王氏去世后,留下幼小的儿女,深为哀悯怜念;尾联通过描绘凄冷黑暗的环境,凸现出自己内心的痛苦。这首诗语言平易,却蕴含丰富情感,将对亡妻的悼念深情与其对身世的自伤融为一体,和盘托出。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4篇诗文 ► 8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春去也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风·秦王扫六合

李白 李白〔唐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