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有谁能与我一同去向远方呢,船在江边的古木环绕中穿行。
长江上有人在月下钓鱼,旷野之中,风吹起熊熊烈火。
梦泽湖吞没了大片的楚地,闽地的山在汹涌的海边连绵高耸。
此刻,我身处船桅之下,望着涌动的水波,心中翻涌的波涛仿佛与古时屈原的悲愤相通。
注释
古木:古树。
旷野:空旷的原野。
梦泽:楚地有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今洞庭湖一带。
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
《寄朱锡珪》这首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之一。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文中“钓”、“烧”、“吞”、“厄”等字足以看出其字句上下工夫。
“烧”字表现了在诗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贾岛诗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文章提及的朱锡珪无相关记载。
《寄朱锡珪》是一首五言律诗,文中“钓”、“烧”、“吞”、“厄”等字足以看出诗人尤工字句。这首诗能充分体现诗人尚意的特色,表达了对屈原的祭念;诗中采用动静结合自然景观,展现了一派开阔境界,获得超人意表的审美感受,足以见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