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高适〔唐代〕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汉朝梁孝王最昌盛的时期,门下宾客都是才华出众之士。
悠悠岁月,转眼便是千年,只有高台仍在,当年的辉煌、当年的人才又在何处?
孤独的人向秋草倾诉心事,哀伤的风从千里之外吹来。

注释
梁王:刘武(?-前144年),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其母为窦太后。西汉梁国诸侯王。
陈迹:过去的事迹。

创作背景

  高适二十岁西游长安,满以为“书剑”学成,可以大有作为,却在长安碰壁而归,客居宋州宋城县,在友人的资助下过着穷困的耕读生活。这一组诗即为高适初探仕途饱受打击后自长安东归宋州期间所作。诗之四曰“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其五曰“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可知是天宝三载(744)秋末离开宋中远征东南前作。此诗为其中第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丹·高适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20

简析

  《宋中十首·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两句描绘梁王昔日权势显赫、宾客满座的盛况,以及宾客中人才济济的繁荣景象;中间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突出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荒凉和凄清的氛围。整首诗慨史伤世,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也寓有自己的身世之慨。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46篇诗文 ► 4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杜甫〔唐代〕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太白峰

李白 李白〔唐代〕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