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秦川

李颀 李颀〔唐代〕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遥望辽阔秦川,一轮红日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间探出头来。
天朗气清,远处的山水明洁澄澈,清晰可辨;长安城则蜿蜒曲折,层叠间尽显宏伟壮丽。
秋风乍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旁的松柏被风拂过,松涛阵阵,更给长安添了几分寒凉。
我因决意归隐,不禁心生慨叹;而凄凉艰难的境遇,更让我觉得困苦重重。

注释
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迥:遥远。
净:明洁。
重:重叠。
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
归欤:归去。
凄其:寒冷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即将离开长安返回东川时,眺望秦川所作,以明净色调与简练笔触,勾勒出长安周边山川开阔清朗的秋日风貌。全诗以“望”为脉络,先绘秋风中渭河平原的萧疏景象,再随景致变化传递心境,写景细致、笔墨清淡,情景交融间尽显艺术感染力。

  清晨遥望秦川,朝阳刚从东侧山峦间探出头,将长安与渭水染得一片苍翠,“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中,“迥”字精准勾勒出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即便红日东升本是绚烂之景,却因诗人心境沉郁,在秋风里添了几分肃穆苍凉。
日光渐盛,天地愈发明净通透,远山葱郁、近水泛波,蜿蜒重叠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二句,“净”字显秋色清朗,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李颀虽出身于唐朝士族赵郡李氏,但中进士仅任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晚年辞官归隐故乡。这首《望秦川》是他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途中写的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简析

  《望秦川》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景物明净、壮丽,体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后四句描写的景物萧条、清冷,体现出其去官途中的怅惘和凄凉之情。全诗色调明净、写景细致,笔墨简淡,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2篇诗文 ► 9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羌村三首

杜甫 杜甫〔唐代〕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梅

齐己 齐己〔唐代〕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标野宴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