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唐代〕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需要到城郭去寻找,因为那里认识他的人很少;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他那所茅舍柴扉紧闭。
白天他去砍柴打渔,傍晚沿着沧江边的小路归来时,雨水早已淋满了蓑衣。
注释
休过:不过。
柴扉:柴门。
简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疏离;次句则转而向往“哀猿啼处有柴扉”的隐逸生活;三句展现了自然野趣与渔樵生涯的和谐;末句既描写出归隐生活的艰辛,又增添了超脱尘世的诗意。全诗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坚守。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4篇诗文 ► 860条名句
渭川田家
王维〔唐代〕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 一作: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至 一作:立)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