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国棋王逢

杜牧 杜牧〔唐代〕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来来。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浮生 一作:得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檐前秋雨淅淅沥沥,窗外竹声萧萧,我摆上精致的棋具,向您讨教棋艺,您身为国手,特意让我一子。
您的棋艺当真绝妙——挽救危局时,如清泉流淌般生机不绝。发起攻势时,似拔旗斩将般迅猛,又如野火燎原般势不可挡。
您立身行事,恪守周朝史官、大哲老子李耳的学说。若论用兵之道,亦不逊于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的勇武与谋略。
若能活到七十岁,仍有万余时日,只盼能与您在对弈中消磨光阴。

注释
国棋:指技艺高超的围棋国手。
王逢:唐代著名围棋国手,生平不详。
玉子纹楸(qiū):即围棋子和围棋盘。玉子,玉制的围棋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根据宋代竹庄居士的《竹庄诗话》所云:杜牧作此诗时年当四十二三。可知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前后。杜牧与围棋国手王逢交谊甚厚,在送别王逢时作此诗。

赏析

  这是一首融棋趣与别情于一体的佳作。诗人杜牧的友人王逢乃围棋国手,杜牧便紧扣“棋”这一核心,以爽健笔力婉转道尽依依惜别之情,通篇不见“送别”二字,却满含牵挂。

  开篇“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直入对弈场景,瞬间勾连起棋趣记忆。“玉子纹楸”典出唐苏鹗《杜阳杂俎》,言日本王子曾携楸木棋盘、冷暖玉棋子入唐对弈,此处借指精美棋具;“一路饶”则点出王逢国手身份——杜牧虽善诗文书画(其《张好好诗》获董其昌赞“得六朝人气韵”,所绘维摩像被米芾称“光采照人”),仍需友人让一子方能对弈,足见二人棋艺差距与对弈之契。“最宜”二字藏深情,“檐雨竹萧萧”暗扣秋日:秋雨淅沥、修篁轻摇,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送国棋王逢》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此诗描写了最理想的下棋环境,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目中棋艺的最高境界。诗中借用典故,用形象化的语言阐说围棋理论,这也是诗人的下棋心得,颇为精辟,表明他棋艺不凡;最后表明自己对围棋的热爱,在有生之年,还能有很多时间和国手手谈消日,此生已足。全诗紧紧抓住友人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这一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6篇诗文 ► 45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乌江亭

杜牧 杜牧〔唐代〕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李贺〔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