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兴祖,字庆善,镇江丹阳人。少读《礼》至《中庸》,顿悟性命之理,绩文日进。高宗时在扬州,庶事草创。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
上疏乞收人心,纳谋策,安民情,壮国威。又论国家再造,一宜以艺祖为法。绍兴四年,苏、湖地震。兴祖时为驾部郎官,应诏上疏,其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相恶,主管太平观。
起知广德军,视水原为陂塘六百余所,民无旱忧。知真州。州当兵冲,疮痍未瘳。兴祖至,请复一年租,从之。明年再请,又从之。自是流民复业,垦辟荒田至七万余亩。
徙知饶州。是时秦桧当国,谏官多桧门下,争弹劾以媚桧。兴祖坐尝作《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卒,年六十有六。
译文
洪兴祖,字庆善,镇江丹阳人。年轻时研读《礼记》至《中庸》篇,顿然领悟了天命与人性本质的道理,此后文章水平日益提升。宋高宗赵构在扬州时,国家各项事务刚处于草创阶段,洪兴祖被皇帝召来面试,授任秘书省正字,后升为太常博士。
他上奏章请求收拢民心、采纳计策、安定民情、增强国威。又讨论国家重建之事,认为首先应当效法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法。绍兴四年,苏州、湖州发生地震。当时洪兴祖任驾部郎官,响应皇帝诏令上书直言,指出朝廷法度存在的缺失,因此被当朝宰相忌恨,被贬去主管太平观。
后来他被起用为广德军知军,考察水源修建了六百多处池塘,使百姓免受干旱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