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石缝间的慈姥竹顽强扎根,漫山遍野的枝叶将江岛映照得郁郁苍苍。
翠绿的竹叶在碧江上投下重重叠影,秋风乍起,竹枝轻吟,寒意袅袅萦绕。
我未曾听过龙吟之韵,可这竹箫奏响的声律,却比笙箫合奏更显清妙。
做人当如这慈姥竹,迎风而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莫学蒲草弱柳,一遇秋风便凋零枯槁。
注释
慈姥(mǔ)竹:又称“子母竹”。做箫笛较好竹种。产于安徽当涂县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亲的抚爱。
攒:通“钻”。
虚声:空谷间的回声。意为秋风吹翠竹,令人过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
开篇以“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铺叙入笔,既与诗序呼应,又勾勒出慈姥竹从石缝中攒聚生长、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尽显一时一地的风貌气概。“攒石生”三字鲜活凸显其蓬勃生机,传递出坚韧不拔的神韵与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堪称全诗点睛之笔,亦是咏竹诗中的绝唱。钱钟书先生曾以“通感”评之,却未能尽述其妙,正如李德裕《竹径》“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的佳句,此联更合“体物尽性”之道——人人皆有这般感官体验,唯有诗人能细致格物并付诸笔墨。诗句绘景极妙:青翠竹色倒映碧波,令江水更显幽深;风穿竹篁的虚渺之声,早早携来清寒之意。一句写色,一句写声,通过多感官联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