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近

王铚 王铚〔宋代〕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积雪覆盖的山峦像银白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溪边的寒梅绽放报告着春天的消息。
东风里透露出春之将至的讯息,万物正在萌动、抖擞精神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穷愁潦倒的徘徊在尘世,老态龙钟晚境将临。
想要乘桴飘向茫茫大海,可风高浪险,哪里能找到安全的渡口?

注释
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
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欲浮苍海去”句:《论语·公冶长》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有不得志想抽身退步的意思。这两句即用此意。“风浪阔无津”说渡海亦不可能,连退路也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是借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春近之景,后四句抒怀。

  首联展示一幅春日将临的画面。包裹着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屏风。一“晓”字,不只使人感受到银装素裹的洁白,还强烈感受到那晨曦透射下晶莹的闪光。静踞的山峦,眠伏的积雪,顿时都带上活气。一“春”字,不必细描寒梅的情景而其花满枝头的倩影自在人们想像之中。      

  “溪梅玉镜春”已经包涵了“东风露消息”之意,次联首句偏一语道破,是为了带出下句:“万物有精神”,使诗境陡然得到展拓和升华,抉发出春给万物带来的那种生机蓬勃的内质。

  也许是春的生机太刺激了诗人的“索莫”身世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王铚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得到常同的荐举,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在腐败的政局中,他有志难伸,而有了流倒落寞之感了。之后某年的春天,诗人有感于春日之生机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881页

简析

  《春近》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描写山色、 溪梅、东风等景物,表现春天将近时生机蓬勃的景色;后四句抒发了诗人贫穷落拓而又老之将至的抑郁和想隐退避世却找不着出路的苦闷。全诗以乐景衬哀情,借自然景物的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反衬诗人贫穷落拓与进退无着,其中强烈的对照酿出浓郁的气氛。

王铚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232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池上

刘攽 刘攽〔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