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昔你曾伴随织女横渡天河,我犹记云端天上最动听的歌谣。
莫再吟唱贞元年间供奉君王的旧调,当年朝中的士大夫们如今已所剩无几。

注释
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
天河:银河。
云间:天上,喻宫廷。
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
贞元:唐德宗年号。
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当时:一作“如今”。
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参考资料:完善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
2、 梁守中 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8

创作背景

  因革新运动失败。柳、刘等八人,都被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零宦海、久经风波之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沈祖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45-846

赏析

  此诗映照出作者追忆往日政治经历、慨叹自身年老无成的心境。这不仅是个人境遇的写照,更核心的是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议题。故而,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感,主要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诗的前两句侧重书写往昔的繁盛景象。天河、云间等意象,皆用以比喻帝王的宫禁之地。织女相传为天帝之孙女,诗中借其比喻郡主。这位旧日宫人,或许原本是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随郡主数度出入帝王宫苑,因此记得宫中一些最牵动人心的乐曲。而这些乐曲,正是当年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诗句并未直接夸赞穆氏歌声何等悦耳动听,仅提及她所唱的乐曲得来不易——唯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习得,且习得的还是“第一歌”这般非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昔日盛况;后两句写今日衰景。此诗写诗人听旧宫中乐人唱歌,引发了对往事的感慨伤叹,反映了他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事凋零的感伤,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2篇诗文 ► 5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别

王维 王维〔唐代〕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严维〔唐代〕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曲

王维 王维〔唐代〕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