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夜吟
李贺〔唐代〕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卷发胡人少年眼睛碧绿,高楼夜静独自吹奏竹笛。
笛声清越似从天际飘来,月下美人听后望乡哭泣。
他指尖按动七孔藏星斗,暗合清风调出宫徵音律。
仿佛蜀道秋深云雾满林,又似湘江半夜神龙惊起。
华堂美人满含边塞愁情,碧窗下对明月愁中聆听。
寒砧捣衣能制百尺白练,粉泪凝珠滴落红线难穿。
胡儿啊莫要吹奏《陇头吟》,隔窗已暗结多少愁人心。
注释
鬈发:鬈曲的头发。
胡儿:胡人。
横竹:横笛。
寒砧:指寒秋的捣衣声。
陇头:乐府名。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3篇诗文 ► 665条名句
行路难·其三
李白〔唐代〕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八阵图
杜甫〔唐代〕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